0531-87160248
   

关于饲料禁抗,还有这些思考!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0-09-28

饲料禁抗后,从业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替代产品对保障生猪生产性能十分重要,本文就近年来替抗产品的研究方向做一整理,为从业者提供参考。实现无抗养殖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业者结合饲料营养、饲料质量、饲料性状,甚至饮水净化、免疫接种、饲养管理、动物福利等多方面共同考量。
  2019年7月9日,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指出,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兽药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进口兽药,代理商停止进口相应兽药产品,同时注销相应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和进口兽药注册证书。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这一公告再次释放出饲料禁抗的信号。人类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已有60多年历史,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对养殖业贡献巨大。然而,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长期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问题。
  在国外,无抗养殖则更早。1986年,瑞典通过立法规定禁止在畜禽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禁抗的国家。随后,丹麦也开始了禁抗之路,并于2000年立法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丹麦统计了1996-2012年间抗生素的使用总量,发现随着促生长类抗生素的逐渐退出,治疗用抗生素用量不断增加,但抗生素总体用量降低了约40%(图1)。随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禁抗的行列中。

图 1 1996-2012年丹麦养殖业抗生素使用量变化趋势

众所周知,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和预防疾病。抗生素的使用减少了动物肠道菌群数量,使致病菌生长得到抑制,从而降低了对营养物质的消耗,这时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降低,消化道活动减少,这一系列反应减少的直接结果就是提高了动物的生产性能。那么,禁抗后如何保障生猪生产?为使生猪的生产性能不至于受到较大影响,寻找合适的抗生素替代产品,成为很多研究者和从业人员的关注点。此外,调整饲料营养结构、改善饲料原料的霉变状况、调整饲料颗粒的大小,都是值得考虑的因素。
  1 抗生素替代产品
  目前,替抗产品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从病原菌的角度出发,通过与致病菌竞争肠黏膜作用位点,争夺营养物质的方式来抑制有害菌,或者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杀死细菌;从宿主的角度出发,通过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来抵御致病菌的侵害。 1.1 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

  禁用抗生素后,很多养殖场反应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断奶仔猪的腹泻。仔猪在哺乳期,肠道的优势菌群主要是乳酸菌、拟杆菌+梭菌、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群数量较少。断奶后,肠道菌群受环境和饲料影响,消化道各段有益菌比例急剧下降,而有害菌比例增加,使肠道微生态失去平衡,破坏肠道健康,从而导致仔猪断奶后腹泻。饲料中加入的益生菌进入肠道后,可与病原菌竞争肠黏膜作用位点,抢夺病原菌所需的养分,建立益生菌优势菌群,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从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刘金阳等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菌落浓度1:1),提高了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同时改善了猪肉品质。

杨玲等用丁酸梭菌复合益生菌按不同比例替代抗生素,达到了与抗生素持平的促生长效果,且随着益生菌替代比例的加大,腹泻率呈下降趋势;益生菌替抗组动物粪便中的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杆菌持续下降。李鹏翔等在饲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取得了更低的腹泻率、死亡率。益生菌代谢产物,尤其是有机酸,可通过改变病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紊乱细菌生化代谢,使细菌无法完成DNA的复制和转录,从而无法增殖,达到杀菌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物质针对特定的作用位点,例如丁酸的作用位点是胃肠道的后段,在胃或者十二指肠内很容易被吸收,因此需要进行包被后使用。
  1.2 抗菌肽等杀菌产品
  致病菌侵害动物机体,首先要粘附于机体肠道黏膜细胞,通过其纤毛上的凝集素与动物机体发生作用,如果不发生粘附作用细菌将无法完成增殖,就达不到致病的作用。因此,通过竞争性阻断病原菌发生粘附的结合位点,那么即使细菌进入动物肠道也无法发挥致病性,最终被排出体外。比如寡糖(低聚糖),就是一种与细菌纤毛凝集素上的糖结构相似的物质,可以剥夺细菌与动物肠黏膜结合的机会,发挥类似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却不会产生耐药性。Rozeboom等研究表明,在保育仔猪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表现出优于抗生素组的生产性能。还有一类物质,如抗菌肽利用自身结构特点,在病原菌生物膜上形成电势依赖性通道,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菌细胞内容物外泄而达到杀菌的效果。抗菌肽利用其所带的正电荷,能与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阴离子相互吸引,具有广谱杀菌作用。此外,抗菌肽还具有调节免疫应答和修复组织的作用。潘行正等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制剂,有效降低了母猪死产率和仔猪死亡率,提高了猪只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侯振平等人的试验认为乳铁蛋白B和天蚕素P1能够改善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控制腹泻率,缓解断奶应激,且天蚕素P1更适应肠道环境,更有利于仔猪健康。然而,虽然抗菌肽表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但由于其生产工艺复杂、使用成本较高,在畜牧养殖业难以达到产业化规模。因此,提高抗菌肽的生产能力是研究人员的新课题。
  1.3 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功能
  动物机体在应对致病菌的侵害时,自身的免疫防御也很重要。免疫多糖和黄酮类物质被认为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抗病、抗应激的能力。但免疫应答过强,会造成能量损耗过多,反而会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正常情况下,肠道在吸收营养物质和抵御病原菌的同时,通过调节肠道通透性,使营养物质能够穿透而将有害物质隔离在外,一旦其通透性过大,有害菌就能够侵入机体,因此,架构肠道机械屏障十分重要。一些微量元素与替抗产品配合使用,被认为可以强化机体的免疫功能。其中,锌元素与炎性因子表达有关,微量元素锌的缺乏会导致炎性因子表达上调,炎性因子的表达会抑制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变肠道的通透性。锌元素还与动物免疫器官的发育、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关。Darryl Ragland等的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氧化锌(锌含量为2712.68g/t)可提高猪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另外,二甲酸钾也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类饲料添加剂,Zhou Y等认为二甲酸钾与调节生长激素轴和糖异生有关,张翠等人的试验也证实了饲料中添加二甲酸钾可以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
  2 饲料营养结构调整
  猪是一种典型的单胃动物,有着发达的结肠,内含大量可消化纤维的微生物,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在现代集约化养殖模式中,饲料中传统粗粮的比例越来越少。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粗纤维,如甜菜根、苜蓿草粉等,更符合猪的消化生理需求。有研究表示,在一定的纤维含量范围内,猪的采食量会随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仔猪饲喂高纤维水平日粮可有效预防腹泻,促进其消化器官发育,提高消化酶活性。在实际生产中,断奶仔猪教槽料蛋白水平偏高也是造成饲料利用率低,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之一。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可显著降低死淘率、提高生长速度和降低料肉比。 3 饲料及其原料霉变状况改善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我国多个地区的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畜禽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畜禽饲料主要由玉米、麦麸、豆粕等农作物加工而成,这些饲料原料在储存、加工的过程中,受潮容易发生霉变,霉变后的饲料霉菌孳生迅速,主要表现为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3种霉菌,由此产生大量的霉菌代谢产物,危害畜禽生长健康。同时,霉菌增殖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造成饲料蛋白质丢失,淀粉含量下降,醛、酮类物质增加,对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因此,重视饲料及饲料原料霉变状况、改善霉菌污染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管控以防霉脱毒为主。一方面,严格把控饲料及其原料中水分的含量、做好加工制作过程中水分和温度的管控措施,预防饲料原料的霉变;另一方面,对于大量饲料原料霉变的情况,全部丢弃势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合理利用脱霉剂进行饲料的脱毒处理,降低霉变饲料对养殖业的危害和影响。隋明的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混合培养物对黄曲霉菌生长及产毒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4 饲料颗粒大小
  合适的饲料粒度被认为会影响饲料利用效率、动物消化道健康和生产性能。研究人员认为饲料平均粒度在1200~400μm范围内,粒度每降低100μm,可提高饲料利用率1.0%~1.5%。此外,饲料颗粒大小还会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段海涛等选用不同孔径的筛片对饲料原料进行粉碎,发现2.0mm筛片获得饲料粉碎粒度626μm,生长猪平均日增重最高,料肉比最低。颗粒过大的饲料可能在采食过程中遭到剩余而吸潮发生霉变,从而影响动物采食量。然而,饲料颗粒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饲料原料的类型、饲料加工厂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本会制约饲料颗粒的粉碎程度。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过细的饲料颗粒可能导致或加重动物消化道溃疡,影响动物消化道健康。因此,研究人员建议生长育肥猪饲料颗粒大小在700μm左右为宜,且颗粒大小分布越均匀越好。
  综上所述,饲料管控是无抗养殖的关键环节,但无抗养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方面的共同配合,例如:饮水净化、免疫接种、饲养管理、动物福利等。无抗养殖也不仅仅是行政管理部门的一纸公告能够实现的,需要从业者的自觉行动和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