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87160248
   

兽药滥用的主要形式、危害及预防措施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0-10-10
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的治疗疾病、预防疾病、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等方面效果显著,对畜牧业的健康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药物的大量、盲目滥用导致其在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中蓄积,从而形成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兽药滥用导致的残留是危害食品安全的四大要素之一。目前药物滥用已逐步成为制约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其直接影响畜禽机体健康的同时,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1、兽药滥用的主要形式
滥用兽药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1.1 超量用药
有些饲料厂家在饲料中添加了一定的药物添加剂,作为防病促生长用,增加了养殖过程中兽药的用量,导致兽药在动物体内残留和蓄积。
养殖户为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和疫病预防治疗作用,不按照兽药使用说明书使用药物,增加兽药的使用种类、次数和剂量,致使药物在动物机体内滞留和蓄积,导致兽药残留。
1.2 盲目用药
部分养殖单位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和诊疗医疗人才,不能对养殖进行科学管理,在进行疫病预防与治疗中盲目用药,导致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
1.3 不执行休药期规定
兽药休药期是指动物许可屠宰或乳、蛋等产品许可上市以前的一段停药时间。在休药期这段时间内动物通过新陈代谢可将体内大多数药物代谢和排泄掉,使动物体内药物残留量低于最高残留限量从而达到安全浓度。一些养殖户为追求高额利润,无视休药期规定,在牲畜出栏或屠宰前继续使用兽药,导致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
2、兽药滥用的危害
2.1 对畜禽的危害
长期滥用兽药可造成动物产生的急性、慢性中毒。长期滥用兽药能抑制畜禽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严重危害畜禽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畜禽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造成疫苗免疫效果下降。同时动物的健康状况和免疫能力降低,造成疾病感染的可能性增加。由于长期滥用药物,造成细菌耐药性不断加强,由单药耐药发展到多重耐药,耐药菌也不断增多,使有效控制细菌疫病变得越来越困难。
2.2 对畜牧业的危害
兽药滥用后在动物体内蓄积,动物产品因药物残留超标而致使其档次下降,被销毁,企业在经济利益降低的同时,其社会形象受损,甚至完全丧失市场竞争力,威胁畜牧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市场由消费者直接决定,兽药滥用导致的食品安全可直接降低消费者对国产动物产品的消费,造成养殖业萎缩,威胁畜牧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动物源性食品属于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我国的肉、蛋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年出口量并不大,仅占总产量的1%左右,这其中由于兽药滥用,食品安全质量达不到标准,是严重制约我国动物性食品出口创汇的主要原因之一,兽药滥用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出口和正常国际贸易关系,损害我国畜牧产业的的国际形象。
2.3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3.1 毒性作用
兽药滥用导致动物机体的注射部位和一些内脏器官 (如肝脏、肺脏等) 含有高浓度的兽药残留,这些产品就成了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人体若一次摄入量过大,将出现急性中毒反应。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们的食用量有限,兽药滥用的兽药残留量不足以引起急性中毒反应,但是如果人们经常性摄入,一定时间后兽药残留物也会在人体内逐渐积蓄,产生慢性中毒现象。
2.3.2 过敏反应
某些抗菌药物 (如青霉素、磺胺类等) 滥用导致药物残留量超标,其通过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进入人体,部分敏感人群产生过敏反应。我国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因食用羊奶、牛奶而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例,这主要都是由于青霉素或磺胺类兽药残留引起的。
2.3.3 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即为“三致”作用,某些药物具有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的作用,畜禽养殖生产中滥用能导致“三致”作用的药物后,其在动物源食品中残留,人体食用后药物便会在人体中蓄积,当蓄积到达到一定剂量后将会产生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2.3.4 耐药性增加
人们长期食用抗生素滥用后的畜产品,人体内对抗菌药敏感的微生物菌群将被杀灭或抑制,人体的生理平衡遭受破坏,诱导其体内的敏感细菌逐渐变成耐药菌株,致使人体内耐药菌的增加。细菌一旦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在临床发病时将不易治疗,患者康复时间延长甚至是不愈,治疗失败。
2.4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兽药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是由其药代动力学性质决定。大量滥用兽药后,药物大部分则会以原形或代谢物等形式随动物的粪、尿等排泄物排泄出来,并进入生态环境中,污染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并经过吸附、水解、光解和微生物降解等一系列生物转化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兽药滥用的防控措施
3.1 加强宣传教育培训
从源头抓起,定期开展对养殖单位及养殖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培训,并对兽药或者含药饲料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使其了解掌握兽医基本常识以及兽药滥用的危害性,并且对养殖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考核,使养殖户掌握科学的用药知识和使用方法,营造人人参与、支持和关心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3.2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目前预防与治疗药物滥用的主要原因与动物疾病的频发密切相关。在动物养殖的生产环节,应逐步引导养殖户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逐步改善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卫生,科学减少兽药的添加和应用,从根本上解决兽药滥用的难题。
3.3 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
为了防止畜禽养殖生产中兽药滥用,保障我国畜牧养殖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国家先后出台了《兽药管理条例》、《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兽药休药期规定》、《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和要求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的全过程。政府部门正在逐步加大政策执行透明度并坚持执行问责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通过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保证动物源食品安全。
4、结语
兽药在发挥作用时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兽药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保障畜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兽药滥用也会对动物本身、畜牧养殖业、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兽药滥用已成为阻碍我国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单位社会责任和社会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对兽药滥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研发新兽药资金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的推进和实施,兽药滥用现象将会逐步减少消失,逐步实现我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生态养殖模式,为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