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87160248
   

冲破畜牧业4.0时代“瓶颈”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0-11-05

“当前畜牧业已经步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减药绿色’的畜牧业4.0时代。”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吴信说,基于畜牧业转型发展,利用新兴生物技术培育优良品种、研发绿色饲料产品、构建高效粪污处理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也是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
  近日,在中国农学会主办、亚热带生态所等单位承办的第393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之“畜牧业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研讨会上,近百名专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畜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如种养脱节、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原种猪、动物疫病等进行了讨论。
  种养脱节:如何堵住漏水的“管道”
  据统计,我国畜禽业每年产生约38亿吨粪便,折合成纯养分约3200万吨,相当于我国化肥总养分投入量的50%,但目前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不到20%。
  “种养分离、农牧分离,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是导致本可以循环利用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废弃物成为环境污染来源的原因。”吴信说。
  在我国,饲用促生长类抗生素被全面禁用和高铜高锌被限制使用以前,部分畜禽粪肥由于金属元素、抗生素超标等原因不能被有效利用。
  吴信指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首先需要从技术层面和养殖源头着手。突破生物发酵饲料、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有机矿物元素的安全高效利用、特色饲料资源高效低能耗加工、有毒有害物质高效去除技术和环境减排技术,构建精准化高效营养技术体系,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猪饲料营养调控为例,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侯勇团队分析发现,低蛋白日粮和特定酶制剂可以减少10%~30%的粪尿氮产生量,从而使养殖舍内氨气排放显著减少20%~35%。
  “农业的绿色发展涉及作物生产、动物生产和食品产业。这几个生产单元如何高效融合?”侯勇表示,这需要构建不同环境区“种—养—肥沼/加工”多元化生态耦合模式。
  “畜牧业生产就像是有很多漏口的管道,从源头到农田末端都存在养分损失的途径,如果仅在一个环节采用减排措施,末端排放反而会加剧,因此,需要综合的减排措施。”侯勇提醒道。
  肉猪品种呼唤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平均每头母猪出栏商品猪16.52头,而这个数量在发达国家是25头以上,最高可达33头。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宏福指出,我国生猪生产水平比发达国家至少低30%,而成本则高出40%。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猪品种资源是重要原因之一。”张宏福说,这使得整个肉猪产业的自主性及稳定性很差,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以主流养殖的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的原种猪为例,这些品种都高度依赖进口,已成为行业中壁垒最高的模块。
  “猪粮安天下”,我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猪肉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高达62.7%。
  “保障猪肉95%左右的自给率,首先要在完善地方猪的核心种群持续选育方面下功夫。”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毕延震指出,这需要开展地方猪遗传资源调查、系谱档案完善、品种保护、种畜禽管理系统应用、核心种群持续选育,发挥现代生物技术在原种选育中的作用。
  而仅有猪肉自给率还远远不够,猪肉的部分性能指标还需符合国内的消费和加工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认为:“瘦肉率提不上来,老百姓还是不买账。”
  “小猪长骨、中猪长肉、大猪长油,生猪在不同日龄和体重出栏时,瘦肉率不同。”印遇龙指出,为了兼顾生猪胴体瘦肉率和生长速度,采用合理的饲喂方式是提高瘦肉率和猪肉品质的重要手段。
  抗击动物疫病的思路选择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称蓝耳病,具有高传染性和强致死性,被认为是亟须攻克的猪传染病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李奎介绍,蓝耳病对全世界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张宏福认为,目前蓝耳病疫苗更新的速度远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他建议,“少用药、慎用苗”,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是本,应更加关注动物自身健康,重视环境,回归“养”的本源,以生物安全、环境控制、精准饲养、绿色营养四轮驱动提高畜禽自身免疫力,站在系统生物学高度开展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制。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创建重要疾病的新型检测技术、疾病诊断试剂关键技术,以及治疗用药新技术,开展疫苗的联合应用和联苗研发,疫苗效果的临床监测与评估、免疫程序的优化,政策上支持生猪兽医综合服务体系的建立和推广。
  李奎则认为,重大疫病是我国生猪产业的关键问题,抗病育种是产业的迫切需求。已有案例表明,培育猪的抗病新品种(系)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