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87160248
   

乳业标准,能不能再高一点?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1-03-17

疫情暴发前的那几年,国人到海外跨境代购奶粉蔚然成风,问及原因,很多人的回答是:国外奶粉标准高、质量好、安全。

对于国产奶粉乃至整个中国乳业而言,这一境况相当尴尬。

事实上,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乳制品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已经发生质的飞跃,食品安全和规模化程度明显加强。经过几轮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企业也已逐渐被淘汰。

但长时间以来,不管是消费者口碑层面,还是行业内发展层面,关于中国乳业是否值得信任,生乳国家标准是否需要提高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为了搞清这一关系到中国宝宝成长安全的重要问题,《财经国家周刊》春节前后组织了一轮相关采访调研,我们发现,行业内尤其是不少企业人士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的生乳国家标准已经严重滞后于当前的行业进步,行业内已经具备了整体升级的条件。

在消费端对乳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况下,生乳国家标准提升的时机,已经到来。

生乳国标还停留在10年前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推动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奶业振兴。这一政策的出台,吹响了乳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产业和产品标准做支撑。

然而,受访的一些企业人士认为,现行乳业的一些标准,典型的比如生乳国家标准,已经落后于行业技术和产品品质发展进程,新标准迟迟未能出台,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乳业的整体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B 19301-2010)由原卫生部修订发布,替代了1986年颁布的鲜乳卫生标准,自2010年6月起开始实施。修订后的标准体系包括乳品产品标准15项,生产规范2项,检验方法标准49项。

与欧美国家相比,这一沿用至今的生乳国标在理化指标上明显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image.png

图表来源:《我国生乳国家标准主要指标对比》,《食品科学》2019年发布

首先是蛋白质含量。《食品科学》2019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蛋白质含量方面,中国生乳国标的最低限制为2.8g/100g,低于欧盟标准的2.9g/100g及澳洲、新西兰的3.5g/100g,但高于美国的2.0g/100g。

其次是菌落总数、体细胞数,这两个指标是衡量生乳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中国生乳国标规定的菌落总数为≤200万个/mL,这一指标远低于其他一些乳业大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全球领先的国家,菌落总数甚至严格到≤2.5万个/mL。而在体细胞数方面,现行生乳国标未做任何要求。

有行业专家认为,我国乳业发展状况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2008年以后全行业狠抓质量安全,整体质量提升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质量远在国家标准之上,甚至部分规模化企业的标准已经全面超过欧盟。

image.png

图表来源:光明乳业

比如,光明乳业内控标准的蛋白质要求为≥3.1g/100g,菌落总数内控标准为≤5万个/mL,体细胞数对标美国A级巴氏乳标准,为≤30万个/mL。

伊利集团企业标准设定为比国标提高50%,内控标准在企业标准之上再提高20%。2020年伊利内部测定的生乳产品蛋白质含量为3.28g/100g,菌落总数为1.77万个/mL,体细胞数为19.52万个/mL。

蒙牛集团的企业标准同样如此,公开数据显示,其原奶年平均蛋白质含量在3.3g/100g以上,平均菌落总数可以控制在3万个/mL以内,体细胞可以控制到18万个/mL以内。

一位东北地区的中型养殖企业创始人告诉记者,目前各大乳业企业收取养殖企业原奶的内控标准仍在持续快速升高,对生乳的质量要求更是极高,例如菌落总数,基本要控制在几万甚至几千不等。

多位受访的行业专家认为,生乳的国家标准已经显著滞后于国内乳业的整体发展。这不仅是滞后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还成为一些人用来质疑甚至攻击中国乳业质量问题的主要话柄,是消费者对中国乳制品信任度不够高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过低的标准也阻碍了奶牛养殖的优胜劣汰。据了解,生乳中蛋白质、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数等生物指标对于养殖端的养殖技术和管理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过低的准入门槛,难以调动起部分养殖企业在养殖技术和管理方面不断升级的主动性,影响中国奶业整体上的质量提升。

标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个发展问题

当时国家主管部门为何没有制定相对严格的国家标准?

实际上,这与当时中国乳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多位行业专家认为,沿用至今的2010年版生乳国家标准,是在特定时期制定的符合乳业整体发展的一项指标,充分考虑到了当时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奶农利益,符合时代发展,且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确实推动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可以说,正是在这样的顶层设计引导和标准线基础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整顿,中国乳业建立起以新版食品安全法及全程追溯体系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有效的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中国乳制品质量大幅提升,生产技术、设备环境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消费信心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0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3297.6万吨,居世界第四位,规模牧场奶牛单产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2019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9%,持续保持较高水准。乳蛋白、乳脂肪的抽检平均值分别为3.25%、3.82%,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菌落总数、体细胞抽检平均值优于欧盟标准。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11年保持100%,乳制品总体抽检合格率99.76%,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99.79%。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介绍,2019年我国乳制品不仅维持很高的合格率,主要指标也优于欧盟标准。

前述行业专家告诉记者,除了下游产品端,我国在上游奶源建设上也有了质的提高。

一方面是近些年农业部门大力落实牧场的生产环境和技术设备升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另一方面,骨干企业在自主可控奶源建设上也做了大量工作,产业链不断向上延伸,从根源上把控产品品质,掌握了乳业发展的主动权。

与此同时,国内乳制品行业规模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强,集中度不断提高。

2010年前后,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实际情况是:小规模散养比例较高,超过70%;100头以上规模的不到30%。而如今,上游养殖日益规模化,下游加工集中度也在快速提升。

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的奶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大中型乳品加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9%;其中6个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排名前3位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占全国乳制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9.8%;排名前2位的企业进入世界乳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10强,分列亚洲一、二名。

在农业农村部推动下,我国奶业20强企业成立了D20企业联盟。2019年,D20企业自建、自控牧场奶牛存栏占全国50%以上,乳制品销售量和生鲜乳收购量均占全国的70%。

《财经国家周刊》在基层调研中发现,中国的东北、内蒙古等主要的原奶产区,在几轮的乳品行业洗牌中,中小企业的淘汰率超过了50%,所剩均为适度规模企业,且养殖技术、管理能力有保障。

可以说,经过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和2014年“全国倒奶事件”两轮乳业大调整,国内中小养殖户几乎消亡殆尽,剩下的多为中大型规模养殖企业。目前的生乳评价标准,已经不再具有保护中小型养殖户的价值,反之,应该用高标准倒逼产业升级。

从消费者层面看,消费需求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品质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年轻一代作为消费主体,消费日益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乳产品向差异化、功能化、高端化发展,各大乳品企业客观上需要依靠资金、技术优势及资源禀赋,不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

同时,在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品质、优质的蛋白食品消费需求旺盛,预计2020-2025年,我国将迎来第二个乳品行业黄金高峰期。伴随着“吃奶”教育引导不断深入,以及家庭式烘焙兴起和迅速发展,奶酪、黄油、奶油等深加工产品市场需求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亟需提高国家标准,促进乳业高质量发展

一个松紧适度的标准,不但不会降低产业竞争力,反而会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赢得产业竞争优势。为此,记者采访的众多行业内人士普遍建议,生乳国家标准应及时修订,从而进一步助推中国乳业的高质量发展。

据记者了解,除国家标准以外,目前业界为了不断促进乳业的高质量发展,相关协会、机构和企业都已经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对于国家标准的修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例如,《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产品标准 生鲜乳》规定,理化指标中,乳蛋白为3.0g/100g,乳脂肪为3.4g/100g,高于国家标准的2.8g/100g和3.1g/100g;微生物及体细胞数限量中,菌落总数降至每毫升10万CFU,体细胞数降至每毫升30万个,均优于国家标准。

专家建议,接下来,可以由国家卫健委主导,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建立部门联合工作机制,明确权责,通过充分的养殖、加工、市场调研,制定符合当前中国乳业发展阶段的生乳新标准。

还有专家认为,行业内需要大力倡导优质乳消费,以消费端升级反推产业升级。

多位行业人士建议,应该倡导优质乳消费宣传,推动打造从奶源到终端全链条质量保障的乳制品。通过对优质乳的倡导,促进消费端优质产品获得更高的盈利回报,增强供给端对高质量产品的投入度,为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此外,有专家提出,为了兼顾大规模企业与中小奶农的利益,乳业相关主体应该建立起企、农、牧三方面结合的发展模式。有行业人士提出,可在养殖端推广奶联社模式,形成规模效应。

奶联社是一种实现在乳制品行业以公司+农户为基础的特色发展道路。企业从“公司+农户”到“公司+牧场小区+奶户”,再到“奶联社”——主张奶农在自愿的前提下将自己的奶牛交由奶联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收奶、统一验质、统一交售,最后过渡到“公司+规范化牧场”的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既能够通过吸收奶户生产资料的方式,解决奶业上游生产端的资金和资源问题,同时可以统一管理、统一收奶、统一验质、统一交售的形式提高原奶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奶联社在不影响奶农利益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一旦国家标准有所提高而造成的散户持续经营问题,还能提高原奶质量,是破局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