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87160248
   

“智慧”养牛 “牛”劲十足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2-10-28

一阵白雾弥漫,不大的房间内迅速充盈了消毒水的味道,待全身消毒完成后,走出这间入厂必经的消毒室,一抬头,一派秀丽风光映入眼帘:蓝天白云下,池塘边的树木郁郁葱葱,一旁的花圃内姹紫嫣红,掩映着不远处的数个白色大棚。我们心里不由得直犯嘀咕:这真是养牛场?那牛在哪里?

穿过花圃步道,走上连接着白色大棚的长廊,鹏欣农业集团总裁办主任李祎指向参观通道一侧的玻璃幕墙说:“这里就是鹏欣农业集团所属的寻甸凤合示范牧场的牛舍了。”

透过玻璃,白色顶棚下的牛舍尽收眼底:一排排牛卧床整齐地排列,牛卧床的最外层围绕着一圈运动步道,牛群或悠闲地绕着步道漫步,或聚集在牛体刷处蹭痒,或在食槽处吃食饮水。

“这群牛还有KPI(关键绩效指标)呢!”就在大家为群牛的悠闲、自在啧啧称奇之时,李祎的一句话,又引发周围人新的疑问。李祎指着玻璃幕墙后的牛群介绍,进入到育肥阶段,每头牛每天必须长够1.1公斤,保证20个月后准时出栏。

一头牛怎样才能每天都长够1.1公斤?按年龄进行分类喂养、科学的饲料配比、完善的疫苗接种体系……“大家看,每头牛耳朵上钉着的这块电子标签,这是牛的‘身份证’,我们对每头牛实行精准喂养。”李祎为大家一一揭晓肉牛的生长秘诀。

通过数字化管理,牛耳标内的芯片可以记录每头牛每天吃多少料、长多少肉、身体状况、疫苗接种等信息,实现肉源的全程可溯源。每天的数据还能汇总到中控平台作进一步优化分析,牛群结构、犊牛日增重情况、饲料消耗量库存量……中控平台的数字大屏上,牧场的各项运行情况一览无余。

“牛的全身都是宝!牛角可做工艺品,牛皮能制成皮革,肉牛在育肥过程中也能产奶。”鹏欣农业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严东明介绍,为实现肉牛养殖的效益最大化,牧场对肉牛进行了综合利用,除肉牛自身资源外,牧场还建设了粪肥一体化项目,回收牛粪进行二次处理,成为优质的农业有机肥。

精准喂养、信息化管理、综合利用……注入科技力量,肉牛产业更加“牛”劲十足。在离寻甸凤合牧场五百多公里外的云南省临沧市云县,这几年当地的肉牛养殖产业也在悄然改变。

云县农业农村局熊应祥介绍,肉牛养殖是云县的传统产业,几十年来,当地养殖户一直采用放牛、割饲草、散养的传统肉牛养殖模式。2020年12月,云县依托全县秸秆作物种植面积广的优势,引进鹏欣农业集团,成立了云县鹏云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从2021年3月开始,陆续从新西兰引进海福特能繁母牛,用一年多的时间,建成了集良种引进、繁育、肉牛饲养、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牧场,目前存栏牛达11494头,其中能繁母牛7251头,是全国单品种海福特存栏最大的牧场。

现代化牧场的建成,带动了云县当地养殖户从粗放型放养逐渐向舍饲规模化养殖发展,探索通过“银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建立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鹏云牧业公司负责人介绍,农户根据授信额度参与肉牛养殖,以每头2.4万元向银行贷款,其中1.3万元向鹏云牧场购买犊牛,由合作社委托给牧场集中标准化育肥养殖,1.1万元支付牧场托养,育成后的商品牛由鹏欣集团按照市场价格回购,按照养殖周期14个月计,农户保底收益不低于1400元每头。

熊应祥说,在鹏云牧业公司的带动下,云县建成了2个肉牛养殖万头乡镇,成立5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肉牛10头以上的农户已有1320户,千头育肥场正在加快建设中。

天气晴朗、气候温和,牛全年都能长肉,对于肉牛养殖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2020年云南印发《云南省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出台了支持优质育龄母牛扩群增量、加大全株青贮玉米推广应用等9大措施。此后两年,云南又先后印发《云南省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奖补资金申报指南的通知》和《2022年肉牛增量提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0年8月,在全球农牧业深耕多年的鹏欣集团与云南省签订了“打造千亿级肉牛产业”合作协议,计划利用自身独有的海外资源渠道,从新西兰、乌拉圭和智利等国进口安格斯、海福特等优良牛种,在云南十余个州市布局30个规模化优质能繁母牛牧场。通过近两年发展,鹏欣集团已在昆明、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昭通等地建成并投入运营牧场11个,目前,各牧场存栏肉牛近10万头。

“或许下次你们再来的时候,看到的就不再是扫描牛耳标,到时候扫描牛脸就能了解一头牛的所有信息。”离开牧场前,严东明透露,目前牧场正与其他公司合作研发“牛脸”识别技术,刷脸识牛,快速精准,未来牧场的智慧化建设将持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