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一种以高热、急性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烈性、接触性传染病,遍及全世界,对养猪业危害极大,一旦暴发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猪瘟也是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虽然现在许多国家已经针对该病施行了控制和根除措施,但因为养猪业的集约化和生猪及其产品贸易的全球化,CSF仍然对世界养猪业构成很大威胁。所以,无论是出于动物福利还是经济利益考虑,猪瘟都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
1 流行特点
当前猪瘟流行情况由大规模暴发转向地区性、温和性、周期性、散发形式,不再呈现流行性发生,多局限于一个猪群或某个猪场,由一般猪群转向重点发生在繁殖母猪的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和仔猪经胎盘感染,出现了非典型猪瘟和繁殖障碍型猪瘟。流行速度缓慢,症状不十分典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多见3月龄以下的仔猪,特别是断奶前后的仔猪。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均有猪瘟流行发生,尤其以中、东、南部的发病率较高。其流行范围广的重要原因是生猪及猪肉产品的频繁运输和市场交易,以及缺乏有效的运输和市场检疫,大约有50% 的猪瘟是由新购入的仔猪发病引起的。
2 致病机理
发病机理即动物机体与致病因子相互斗争的过程,与机体的状态和病毒的毒力变化密切相关。由于猪群预防接种弱毒苗的广泛实施,绝大多数猪只获得了不同程度抗猪瘟抗体,在免疫的压力下出现了动物抗病力增强及病原变异、毒力减弱等,使猪群被感染时发病机理表现出强、中、低毒株各自具有不同特点。
2.1 强毒株
强毒株多为急性型,在自然条件下,猪强毒通过口、鼻、接触、生殖器官以及各种胃肠外的方法感染,侵入猪体后,首先在扁桃体的隐窝上皮细胞内增殖,因此,扁桃体是猪瘟病毒最初定位和入侵器官,通过淋巴管从扁桃体转移到桃体区域的淋巴结,病毒在局部的淋巴结复制。病猪的血液和组织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通过唾液、尿、粪、鼻汁和泪液大量排毒污染环境。
2.2 中等毒力毒株
感染可导致急性感染或亚急性感染,或经过急性期转化为慢性型及温和型感染,也可以康复。在临床上,此类毒株感染可分为3个时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升高可促使体内猪瘟病毒数量减少或暂时消失,而循环抗体与病毒形成的复合物又可着于肾脏,并吸引中性粒细胞,最终造成肾小球性肾炎。这些感染猪初期表现中等强度或典型猪瘟症状。如:发热、厌食等,其后转为康复无猪瘟症状,但造成猪的体重不增加,成为所谓“僵猪”。
2.3 低毒力的猪瘟病毒株
虽不能直接感染大多数猪而引起临床症状,但感染妊娠母猪却能造成母猪流产、产木乃伊胎儿、弱胎及死胎,或产带有先天性震颤的胎儿。由此可见,低毒力的猪瘟病毒株只能穿过胎盘对免疫系统发育尚小成熟的胎儿发挥致病作用。低毒力的猪瘟病毒感染妊娠母猪后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病毒的复制似乎主要在扁桃体和局部淋巴结,但能经血流流传播,并穿过胎盘增殖。一些证据表明,猪瘟病毒似乎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部位通过胎盘屏障,继而在胎儿间传播。有丝分裂与分化慢速、新陈代谢活跃的胎儿细胞,是有利于病毒复制的环境。猪胎儿往往呈病毒血症,病毒的分布似乎与生后感染猪瘟病毒强毒一样,在胎儿的网状内皮组织、淋巴组织和上皮细胞巾,到处都有病毒。猪胎儿感染猪瘟病毒的最后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感染时的胎龄、病毒的毒力、宿主的基因型以及胎儿修复损伤的能力。一般来说,怀孕期间的感染愈早,胎儿损伤的危险性就愈大。
3 猪瘟的预防措施
3.1 对未发生猪瘟猪场的预防措施
在我国,种猪带毒是造成猪瘟发生的重要原因。引进种猪时要严格把关,对种猪进行猪瘟及其他疾病检查,以确定是否为带毒猪,是否符合国家种畜禽管理要求。待确定无带毒并带有检疫合格证时,方可引进,引进后仍需隔离观察15d以上,经证实完全健康时合群;严格禁止从其他猪场购进商品育肥猪;结合本地区和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猪瘟免疫程序,严格遵守免疫程序,执行免疫措施,设立哨兵猪,并做好病史记录和免疫记录;对已经实施免疫的猪群进行抗体检测,了解该免疫程序的效果,制定严格定期的免疫效果监测制度和检疫制度,随时掌握本场的免疫抗体水平和疫情。
3.2 发生可疑猪瘟猪场的紧急防治措施
迅速封锁、隔离,进行全场和发病猪紧急消毒处理,严禁他人进入,加强工作人员管理和消毒;快速确诊是否为猪瘟感染,是否为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死亡的猪必须在专门的解剖室剖检,后经高温、焚烧或消毒后深埋等措施销毁,严禁随处乱扔,禁止场内的用具、物品的混用和人员的任意流动,加强定期消毒。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群体抗病力。
4 结语
饲料营养全面,饲喂定时定量。制定法规禁止在饲养中添加混合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细菌株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采用疫苗接种消灭猪瘟,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强化猪瘟兔化弱毒苗的免疫,淘汰带毒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