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作为一种由个体感染发病快速发展为群体感染流行的一类疫病,对个体、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不论人类还是动物,一旦发生并呈现流行态势,将会给人类及动物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会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会造成巨大影响。
一种新的疫病的出现流行,大多数人都主动会把焦点聚集到疫苗上,因为疫苗引入机体,可以提高病毒感染宿主的阈值,使宿主由原来的易感变为不易感,从而对疫病的传播起到阻断作用,进而更好的保护易感动物。我们也知道人类天花的消灭,以及牛瘟的消灭,疫苗的使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我国对口蹄疫的防控,自2001年起实施强制免疫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口蹄疫病的防控取得的成效显著。但因口蹄疫具有易感动物多、传播空间大、致病力强等特点,所带来的防控难度依然很大;同时周边部分国家口蹄疫疫情严重,对我国的威胁也持续存在,总体来说,我国口蹄疫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一、全球及我国口蹄疫流行状况
根据区域分布及各口蹄疫血清型的流行情况,将全球划分为七个流行圈。Pool1位于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主要流行O型、A型和Asia1型病毒;Pool2位于印度次大陆,主要流行O型、A型和Asia1型病毒;Pool3位于中东及欧亚交界地区,主要流行O型、A型、Asia1型和SAT2型病毒;Pool4位于东非,主要流行O型、A型和SAT1、SAT2、SAT3型病毒;Pool5位于西非,主要流行O型、A型和SAT1、SAT2型病毒;Pool6位于南部非洲地区,主要流行SAT1、SAT2和SAT3型病毒;Pool7位于南美,主要流行O型、A型病毒。
2018年,是口蹄疫高发的一年,全年口蹄疫发生27起,涉及12省,其中牛16起,牛羊同感1起,猪10起。总体上来说,近年我国口蹄疫发病毒株复杂多变,原有毒株仍然存在,又有新的毒株相继出现;在以往多呈现单一毒株引发疫病,然而,尤其是进入2018年,呈现出有5个毒株都有发病的现象,其中O型4个,分别是Mya/98、Cathay、PanAsia、Ind/2001毒株,A型1个,为Sea/97/G2毒株。
因我国地域气候的差异,北方和南方动物养殖量的不同,出现不同区域发病动物种类有一定的差异,可以看出北方牛的病例居多,南方猪的病例较多;口蹄疫在生产、流通环节发生的数量上基本各占一半。在生产环节中,可以看出散养户的发生次数较多,这与散养户的防控意识与防控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流通环节主要发生在牲畜的调运过程中,动物易发生应激,造成动物抵抗力大幅下降,口蹄疫免疫力也随之下降,如环境中存在口蹄疫病毒的情况,或动物存在隐性感染的情况下,很容易感染发病。
以往,口蹄疫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表现为秋季开始、冬春季加剧、夏季基本平息;然而近年来,口蹄疫表现出一年四季都有发生,这就提醒养殖户,口蹄疫需要常年免疫。
二、我国口蹄疫渐进防控计划
随着我国动物疫病防治计划的推进,口蹄疫净化的目标被提上了日程。动物疫病净化,是指在特定场群或区域消灭动物疫病,实现动物疫病的源头控制,是推动无疫区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
我国的口蹄疫渐进防控计划包括从疫病的出现、认识、防控策略的制定实施,最后到非疫苗接种而实现疫病净化的五个阶段,而我国目前处于第三阶段,实行根除疫病流行的防控措施;同时在评估完我国现在是否达到第三个目标以后,也将计划迈向第四个阶段。
三、实现免疫净化的手段
我国明确将口蹄疫列为有计划控制并净化的重点动物病种之一,为了实现口蹄疫渐进防控计划中的第四个阶段,那必须得满足控制和净化口蹄疫需求。首先了解一下无疫标准:(1)OIE判定无疫:无病原阳性,无感染抗体;(2)感染和免疫鉴别是判定依据之一,也是国际贸易必检。OIE手册(法典)规定:合格的口蹄疫灭活疫苗3次免疫后无3ABC抗体。但目前,从大量检测的经验分析显示:部分3次以上免疫畜, 3ABC抗体阳性占11%--15%;3次及以下免疫畜, 3ABC抗体阳性占3%--7%,这样无法区分感染和免疫动物,淘汰阳性动物,建立健康阴性群。
目前,随着中农威特公司纯化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出的口蹄疫疫苗在多次使用后,3ABC阳性检出率为零,结合使用相应的检测方法,如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 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3ABC 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单抗)、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2C3AB抗体检测试纸条,可有效鉴别区分免疫抗体和感染抗体。养殖场在完善生物安全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免疫、监测、分群和淘汰等措施,建立健康3ABC抗体阴性群,逐步扩大净化范围,实现免疫净化。该项措施可提升我国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口蹄疫病的防控水平,并为推动我国口蹄疫无疫区全面建设进程和促进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