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87160248
   

猪瘟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

栏目: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2-09-26

猪瘟(Classical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曾经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该病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组织器官广泛性的出血坏死,具有传染性强、流行性广、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我国虽有效控制了烈性猪瘟的发生和流行,但非典型猪瘟仍然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存在,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中国猪瘟的流行现状

多年来, 中国一直采取以预防为主的防制方针。早在20世纪50年代成功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株,简称为“C株”,并广泛开展猪瘟活疫苗(脾淋源,细胞源)的免疫接种工作。随后“C株”被引入欧洲及拉美各国,成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猪瘟弱毒毒株。免疫预防使猪瘟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猪瘟大规模流行暴发基本停止,转为以地方性散发流行为主的流行模式。

现阶段,中国猪瘟发病情况日趋复杂, 出现了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母猪带毒综合征等感染形式, 造成猪体免疫力水平低下, 免疫合格率下降, 甚至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另外,新的基因亚型的出现也为猪瘟防控增加了难度。2015年,中国农业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报道,在我国6个省30多个猪场检测到2.1d亚型毒株,根据E2基因的全序列的分析可知他们均属于一个独立分支,且在E2基因的4个氨基酸(R31、S34、K303和A331)上具有相同的分子特征。2.1d亚型猪瘟病毒已成为目前我国猪瘟病毒的主要流行株,对猪有较强的致病力。动物实验表明,其为中等毒力毒株。现有基于“C株”猪瘟活疫苗(细胞源)对猪瘟病毒仍可以提供较好的临床保护。

2、免疫失败的原因

2.1 猪的免疫抑制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常见病原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支原体、猪伪狂犬病病毒等。感染后会破坏猪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机能障碍,降低动物机体对抗原的应答反应,从而出现免疫抑制。某些抗生素如氯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以及抗病毒药一定程度上会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因此大量滥用药物也会造成免疫抑制。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机体的免疫机能。另外,霉变饲料中所含有的霉菌毒素作用于机体的免疫器官后,会使免疫细胞的数量下降,从而抑制了抗体的产生。

2.2 疫苗的质量及运输、保存、使用不当

国内猪瘟疫苗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受保存、运输条件限制,疫苗质量不能保证(毒价不稳定,外源病原污染等),致使免疫效果差,保护率低。养殖者为了降低养殖成本,选购一些价格相对低的联苗、试用苗等,因其对猪瘟免疫效力差,质量无保证,还有使用不科学,如稀释后没有立即使用,存放时间过久等而导致免疫失败,使猪瘟难以控制。

2.3 免疫程序不合理

母猪如果推迟到妊娠期进行免疫,尤其是当剂量加大时,可能造成弱毒通过胎盘屏障而感染胎儿,从而造成新生仔猪先天性带毒和散毒。母源抗体对初生仔猪有保护作用,但也会影响仔猪的疫苗免疫效果,对于新生仔猪,如果过早对其进行免疫,由于仔猪的免疫系统不够健全,也难以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免疫过晚,容易出现免疫空白期。另外,在短时间内,如果对猪群进行反复的、大剂量的免疫,会造成免疫麻痹,进而影响了抗体的产生,使免疫效果受到影响。

2.4 生物安全措施和饲养管理不当

由于条件限制,消毒设施不完善或根本无消毒设施,如消毒池、喷雾器等设施和工具。无固定饲养人员且人员流动性大,新补栏生猪不作隔离观察检疫就立即混群饲养等不良因素普遍存在,这样容易造成病原侵入,影响免疫工作的正常进行。有些养殖户对病、死染疫猪处理不当,造成病原复制、扩散,污染周边环境,这可能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现象经常发生,长时间不能控制。

3、防治对策

猪瘟免疫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其免疫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养殖中应保证饲喂饲粮的数量和质量;采取尽可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特别是引起猪群发生免疫抑制的病原的传入;加强饲养管理和提高养殖水平,为猪只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疫苗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免疫的效果, 目前普遍使用的猪瘟疫苗不能在常温下保存, 必须在低温下保存,应在运输、贮存设备完善的单位购买疫苗。严禁反复冻融疫苗, 以免造成效价降低或影响真空度。制定免疫程序要依据当地疫情,猪群的免疫状态等实际情况,最好结合血清抗体监测。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既产生细胞免疫,也产生体液免疫,无外源病毒污染,免疫后起效快,免疫坚强而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