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87160248
   

“新冠疫情”:中国家禽业再逢大考

栏目: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0-02-24

又一场被称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疫情席卷中国,在短短十数天便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进而波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民众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中国诸多产业、企业亦遭受催折,国际贸易受阻,国际组织纷纷调低2020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此中,尤以中国酒店/实体餐饮业损失最重,而与民众日常饮食及实体餐饮业息息相关的中国家禽产业,亦被卷入其中并损失惨重,面临自规模化养殖半个世纪以来第三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考验。与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和2014年到2017年的人感染H7N9疫情比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广且风险挑战更大。

新冠疫情打乱了中国经济的既有节奏,企业也在应对着经济下行的大考。工信部、发改委等国家政府部门号召各级企业复产复工,尤其支持互联网、交通、快递等企业率先复产复工。而其他行业的中小企业也开始线上协同、共享员工等方式,积极复苏经济,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


由此,《国际家禽》及国际畜牧网联合勃林格殷格翰共同发起专题活动——“新冠疫情”:中国家禽业再逢大考,以期通过系列企业家/专家访谈、调查研究、企业应对举措以及国内外法规等信息分享,为当下中国家禽企业的风险应对方案和风险管控机制创新与完善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撑。

已改变很多,亦有很多仍可完善

数十年来,为寻求健康发展,为向民众提供安全优质的蛋白,家禽行业及其从业者一直经历着自身裂变式成长。在诸多改变中,为疫病防控所做出的改变尤其多。无论中国还是欧美等其他经济体的家禽企业,从常规的接种免疫、基础的生物安全体系建立与完善,到遗传选育、代次垂直传播疫病净化,供应链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建立,大型家禽企业甚至对进入鸡舍的空气进行过滤等举措,无不显示出生命体产业的与众不同。但与其他产业或企业一样,虽经历了两次大的传染病疫情冲击,面对此次新冠疫情,建立科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控体系仍需完善。

主动改变,意味着勇敢迎接新生;不愿改变,更多是被动接受摧毁。追溯人类数千年文明发展轨迹,可从中看到一部部人类与传染病疫情不断抗争、与自然界相处方式不断改变的历史。从“隔离法”先后被中世纪欧洲抗击鼠疫、1910年晚清应对东北鼠疫、1918年到1919年全球各国抗战西班牙流感采用,到今天被采用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并发挥到极致,从集中隔离到封城、封路、封村、封小区,再到停工、停产、延迟开工以及海陆空客运、货运限流、限制,以致全国供应链一度出现危机,打乱了包括家禽产业在内的多个产业的预期生产秩序,给国家及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以及产业/企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能力、企业家对管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能力、企业的资金链/现金流运转以及后期发展带来空前考验。

重挫中挺住,但不精疲力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经国务院批准,已于2020年1月20日被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被归到同类传染病且采用同类防控措施。对于中国家禽产业而言,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较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2014年到2017年的人感染H7N9疫情所影响的区域更广、人群更多、产业链更长,且其不确定因素更多,传播宿主不明但已初步排除家禽,而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禽肉食品安全谣言尚处萌芽阶段。

回看中国家禽业已挺过的前两次传染病疫情,“非典”疫情发生的前期,因部分地区物流运输受阻,以致家禽等畜产品当时出现了短期流通障碍。其中,禽肉产业经历的挑战最大、遭受的损失最为严重,主要是受当时非典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同源的误导,如鸡肉、鸭肉等禽肉产品因消费剧减而使得市场需求冷淡,进而导致种雏、禽苗、肉禽价格暴跌。近年来发生的H7N9疫情,前期(2014年、2015年)主要受非科学的宣传与报道、谣言的影响,使得国内民众对鸡肉的消费需求在冬春两季异常低迷,后经业界多方协调,消除了之前的非科学的宣传与报道、谣言,直到2018年人感染H7N9确诊病例降至个位数,中国家禽业才从“最漫长的寒冬”走出。期间,有被迫退出的家禽的企业/养殖户,有被考验压垮的企业家,有累跨的养鸡人,但挺过来的企业/企业家以及广大家禽从业者,亦鲜见有精疲力竭的,因为他们深知,身处为亿万民众生产/供应安全优质蛋白的世界,升级一刻不能停下,未来还有更多更大的挑战、更严峻的考验需要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去迎接、去克服。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抗战正处在关键时刻,虽有利好消息传来,但2020年不到两个月时间,全球新发家禽感染禽流感疫情次数比2019年同期翻倍,大陆与台湾更严峻,加之“气候变化”已升级为“气候危机”,诸多突变/变革前兆信号不断来袭。在这当口,家禽业全链通力协作,预先破解新冠肺炎疫情等传递的信号密码,对家禽产业/企业推进更好地升级、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显得愈发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