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臭气四溢、随意排污,小河里的水都变黑了”“附近蚊蝇滋生,周围群众苦不堪言”……一段时间以来,有人反映农村养殖场存在污染生态环境、影响正常生活等现象。对此,根据采访了解到,一些农村养殖场管理粗放,排污不规范不到位,有的还存在无证经营、占地违建等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广西梧州市藤县太平镇下黎村一处养殖场建在学校对面,周边就是居民生活区。“每天都是臭气熏天,根本没法集中注意力,对大家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困扰。”当地村民表示,希望相关部门依法处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藤县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展开调查,发现养殖场虽然配备了沼气池、污水池等,安装了除臭设备,但依然存在明显臭味。“主要原因是使用微生物技术方法不正确,除臭设备运转不正常,导致无法从源头上减少、消除臭味。”藤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现场检查后,指导并督促养殖场进行了整改。 还有的养殖场不仅影响周边群众生活,还存在不法行为。安徽宿州市砀山县李庄镇曾有一处大型养殖场,“换气扇早晚工作时,几公里内都能闻到臭味”。附近村民多次投诉,养殖场却说“证件齐全,手续合法”。然而,当有关部门实地调查后发现,该养殖场既没有环评手续,也没有污染防治设施。“目前,该养殖场已停业整顿,清理污水、消毒等工作都在进行中。”该县生态环境分局执法人员表示,将加大巡查力度,重点打击整治此类违法行为。 “一些人擅自挖山占地,建起养殖场。”福建莆田市仙游县园庄镇六户村村民多次反映情况,但问题一直没解决。仙游县生态环境局了解情况后,督促镇政府教育引导养殖户,清栏后拆除圈舍。“我们将对辖区内违规养殖的散养户进行排查,有问题一定让他们整改到位。”相关工作人员说。 “中小型养殖场一般采用传统养殖方式,经营者认为有污染是正常的,因此放任不管,侵害了周边群众的利益。”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教授张占录认为,由于缺乏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加之经济利益驱使,农村中小型养殖场不愿在环保建设上投入,或者没有认真管理,造成了环境污染。农村中小型养殖场普遍缺少科学规划和设计,选址不合理、养殖废弃物处理不环保等后续问题也较多。相对来说,各地相关部门重视大型养殖场的环保工作,投入了较多人力物力,而分布广、规模小的养殖场往往存在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等问题。 近年来,针对养殖场污染问题,多地采取措施进行整治,依法依规处理。江苏淮安市以“关闭淘汰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方式分类推进,淘汰约500个畜禽养殖场(户);四川乐山市整改养殖场7000余家;福建永安市严查存栏养殖场粪污处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新修订的畜牧法明确规定,畜禽养殖场的选址、建设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并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还修改完善了加强畜禽疫病防治、做好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为清理整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行业标准在内的畜禽养殖法律法规体系,但有效治理还未发挥显著作用。”张占录建议,一方面,重点推动农村养殖场从规模小、布局散、经营混乱向规模化、集中化、有序化发展转变;另一方面,要将强化环保要求和动物防疫要求等作为养殖场登记注册核准的必备条件,提高养殖场社会化服务水平,探索由第三方公司提供废弃物污染物排放、环境污染治理等专业服务等创新举措。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持证经营的养殖户表示,存栏期进行排污整改容易影响畜禽出栏。对此,不少地方在依法依规处理的情况下,帮助集体或个人尽快完成畜禽出栏,并在空栏后及时督导其整改,做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服务。 还有读者建议,应当将畜禽养殖场建设纳入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拓宽群众参与方式,比如选址建设方案、环保措施等向村民公示,征求意见建议等。 |